时间:2023-05-05 来源: 责任编辑:秘书处
2023年4月28日,由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主办、北大法宝协办的“《绿典之路》第一阶段成果发布暨法典编纂研究座谈会”在国家图书馆典籍博物馆五层举行。来自实务界与理论界的六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对环境法典编纂已有成果表示充分肯定,围绕法典编纂相关主题展开热烈研讨。
会议首先举行《绿典之路》第一阶段成果发布仪式,由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周珂教授主持。与会嘉宾代表共同观看成果发布视频,并揭晓《绿典之路》第一阶段相关研究成果。
《绿典之路》第一阶段成果
随后进入领导嘉宾致辞环节。在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汪劲教授主持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吕忠梅,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许安标,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孙利军,法律出版社副总编辑姜杉先后致辞。
主题发言由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孙佑海教授主持,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临萍,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谷树忠,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必新,先后发言。
嘉宾发言环节共分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由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王明远教授主持,发言人有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别涛,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谢增毅,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潘进军。
嘉宾发言的第二单元由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杜群教授主持,发言人有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湛中乐,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法案室副主任林丹,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刘艺。
嘉宾发言的第三单元由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于文轩教授主持,发言人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李淑新,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邢会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法律合规部副主任唐明毅,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法学会教育法研究会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锴。
此外,出席会议的还有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刘竹梅、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副主任刘海涛、自然资源部政法司副司长迟恒伟、司法部立法四局副局长田超奇、北大法宝总经理赵晓海等专家学者。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总结编纂民法典的经验,适时推动条件成熟的立法领域法典编纂工作。”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把启动环境法典编纂研究纳入立法工作计划。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首次提出“统筹立改废释纂”,明确把法典编纂作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立法形式。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自2017年起启动“环境法典编纂研究”重大项目,包括“外国环境法典翻译”“环境法典编纂基础理论研究”“环境法典专家建议稿”三大部分。经过五年多努力,在全国近200名专家学者的分工协作下,圆满完成既定研究任务,取得丰硕成果。
相关研究表明:环境法典编纂应当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哲学基础,定位于“领域型”法典,采取实质性、适度化编纂模式,以“生态环境法典”命名,采用“法典+单行法”的“双法源”形式;应当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按照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经济的规范体系进行逻辑展开,形成“总则编—污染控制编—自然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生态环境责任编”的体系结构,在推进环境立法体系化的同时充分吸纳、转化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重大政策举措。
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已结集为“绿典之路”系列丛书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分为“外国环境法典译丛”“环境法典编纂研究文丛”“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辑丛”三个子系列,共计17部;并形成了五编1000余条的《生态环境法典专家建议稿(草案)》。
与会专家对项目成果表示充分肯定,作出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认为,已有研究澄清了环境法典编纂面临的诸多重大疑难问题,为编纂实践凝聚了共识、总结了经验、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搭建了框架;环境法典编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毋庸置疑,条件已经成熟,应当尽快启动正式编纂。专家们对其他相关领域的法典编纂以及法典编纂的原理、技术、方法等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文章来源:北大法宝
声明
本网站刊载的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来源于网络。
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其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本站将予以删除。在此,特向原作者和机构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