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9 来源: 责任编辑:秘书处
主讲人:李文钊
时间:2017年11月19日
地点:北京湖北大厦
本文是李文钊教授在奥斯特罗姆思想与环境管理体制研究会议上研讨的文字稿。本公众号经许可予以刊载,以飨读者,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为什么需要重视埃莉诺的研究
二、埃莉诺的思想演进
三、埃莉诺的主要贡献
四、埃莉诺对我们的启示和借鉴
这次研讨的主题是“多中心治理的政治经济学:埃莉诺的思想演进、主要贡献及其启示”。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为什么仍然需要重视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研究;二是埃莉诺的思想演进;三是埃莉诺的主要贡献;四是埃莉诺对我们的启示和借鉴。
原因主要有八个方面,分别是伟大的问题与人类持续面临的难题;跨学科的研究与系统化的思考;持续演进的思想探索;基于框架的描述、诊断与设计研究;创新学术组织与研究的模式;GoogleScholar学术引用;杂志发表的SpecialIssue;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和持续研究。
(一)伟大的问题与人类持续面临的难题
埃莉诺所持续关注的理论话题是人类社会面临最大挑战的集体行动(CollectiveAction)和社会困境(SocialDilemma)问题。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意识到“越是公共的问题关注的人越少”。比如“公地悲剧”、“囚徒困境”、“搭便车”、“集体行动的困境”。奥斯特罗姆终身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一群面临着集体行动的委托者,如何自己组织起来,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解决她们所面临的困境、问题和难题?集体行动的当代表现为:小区的公共物品供给、跨区域的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
(二)跨学科的研究与系统化的思考
她有一个理论框架,有一个重要的认识是我们的理论是分裂的,她对话的学科是政治学、经济学、公共行政、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地理学,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在现实中的问题不可能按照学科来界定,我们的研究可以按照学科来建立,但是我们的问题一定是跨学科的。那也就是说这就变成一个问题,这样一个问题可以联合我所在的这个专业——政策科学有点类似,就是政策问题的解决,我们不能从一个学科去解决。她的思考我觉得:一个是跨学科的,一个是系统化的,研究物品属性、制度和社群属性,基本上涵盖了物品视角、制度视角和文化视角,她更是立体化的思考方式,她把选择分成了三个层次,包括操作层次、集体选择层次和立宪选择层次,她以问题为基础,从不同的学科、理论与方法中寻找知识资源,打破单一知识来源的局限。
(三)持续演进的思想探索
1.理论、问题和方法不断地演进中成为主线。
第一,她持续不断地探索,在理论、问题和方法之间不断地穿梭。她尝试新的方法,加入新的理论,引入新的讨论,这形成了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她在问题和理论这两个世界不断交替,一方面尝试着有问题意识,去解决她所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她尝试去和一些理论的对话。
2.两大主要经验领域。
第二,她主要研究两大经验领域,一是警察领域;另一个是公共池塘资源研究。前者她持续15年左右的研究,后者则持续了30年左右的研究,所有的理论洞见都可以在经验研究中找到线索。
(四)基于框架的描述、诊断和设计研究
她为解决研究中的“巴比塔”现象,也就是说我们在研究中,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学科在各说各话,按照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思路组织研究,她的意思是说我们能不能使不同的学科有一个共同的研究语言?这样就提出了框架的思维方式。与此同时呢,她提出了研究问题的两个方面,也就是解释问题只是一个出发点,解释问题最重要还需要去设计方案,要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关系到设计原则,要避免万能药,就是要避免只有一个解决方案来解决所有的问题,而应该是根据不同情境不同问题来去解决。而在这个过程中她就认识到了多样性,认为人类需要多样性制度来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为什么需要制度的多样性呢?她认为,我们的观点不同,在这个过程有不同的创造性,制度多样性能够更好的去适应情景。我们中国的经典的制度多样性就是地方实验,地方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地方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多样性制度安排与选择。许成钢在分析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制度基础时,他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基础,就是中国式的权威体制,有两大机制,第一大机制是竞争机制,第二大机制是试验机制,竞争机制和试验机制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寻找制度多样性,不同的制度和当地的情景结合,所以我们强调顶层设计和地方实验的经验,这是这个意思。
(五)创新学术组织与研究的模式
她的学术组织和研究的模式也是值得探索的。她的workshop非常的有名,她推动全世界的学者来共同进行制度研究,它是一个不同于官僚制的组织模式。一方面她在学术的探索中要运用到自主治理,另一方面在治理的实践中来践行这种理念,这种思维方式。奥斯特罗姆夫妇在加拿大有一个房子,包括在印第安纳,她的房子都是自己建立的,她非常强调self-governance,你自己能解决的事情你要自己解决,从来不需要别人帮助。如果别人要帮助她拿包,她会很生气。她的一个理论,我自己能解决的我就要自己去解决,她认为这是人类文明的基础,每个人能通过self-governance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整个人类的文明才具有活力。
(六)GoogleScholar学术引用
我们可以搜索一下影响,在GoogleScholar,引用的频次达到了14万多次,和12年以来的7万多次。我们知道12年奥斯特罗姆去世了,也就是她去世之后的这五年引用的次数是她之前所有引用次数的之总和。可以看到三个关键词,制度分析(InstitutionAnalysis)、集体行动(CollectiveAction)和公共池塘资源(commons),后面还会讲到。这些是她最重要的著作和论文,如“Governmentthecommons”“Thestruggletogovernthecommons”。这个说明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很重要,酒香也怕巷子深,就她09年获得的诺贝尔经济学奖,12年去世,2012年至今引用77210次,占总引用数量的一半以上,2017年达到1万次,这就是一种持续的影响力。我们来看一看,这是我搜索的North,这个经济学家非常有名,她的引用次数达10万多次,从12年到现在47000多次,17年引用次数5000多次。大家可以看到比较活跃的经济学家,也是诺贝尔获得者Heckman,Heckman引用次数就比较多,15万多次,2012年以来是6万多次,17年也是1万多次,奥斯特罗姆思想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
(七)杂志发表的SpecialIssue
然后我们再看一下,从她获得诺贝尔奖和去世之后有非常多的杂志,各种领域的杂志发表了SpecialIssue的专刊,我这里列了一些。比如说2016年志愿服务领域,自然资源,政策研究的杂志,生态和社会,还有关于联邦主义的研究,这是goodsociety,还有Commons,这是理论政治学,还有一个叫做publicchoice,还有一个经济行为和制度,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杂志,先后出了两期有关于SpecialIssue,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影响力很大。现在有一些专门的著作,比如说PaulAligica的《制度多样性与政治经济》,还有其它的一些著作先后出版。
(八)学术共同体的形成与持续研究
现在我们开始说学术共同体的形成,commons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的领域。它有国际的学会,每两年召开一次,有一个杂志,有一个跨国家网络组织,一会王亚华教授还要讲这个。10月份的时候清华大学召开过一个commons的大会,所以commons现在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下面我简单的讲一下她思想的演进,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从八个方面来进行讲解:
(一)伟大的思想传统:从托克维尔、霍布斯到联邦党人
伟大的思想传统。其实,她的思想传统受到了很多人的影响,其实她丈夫对她的影响很大,她能获得诺贝尔奖,一个重要的原因,她是从事经验研究,她的丈夫是偏向政治理论和政治哲学领域研究。三个重要的影响的人物是:托克维尔、霍布斯和联邦党人。
托克维尔非常有名的一本书就是《论美国的民主》,他就提出来“一个全新的社会,需要有一门新的政治科学”,我们讲新时代,猜测可能王沪宁也是受到了这个的影响,托克维尔讲的全新的社会,就是人类社会的变革,讲从贵族的社会向民主社会的转型,民主社会最基本的在于平等,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政治制度,还需要一门新的科学。所以埃莉诺获奖的时候就提出来说,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治理。怎么样来进行治理,托克维尔对美国民主的分析,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是提出了一个民主社会的分析框架,一个民主的社会要稳定、要可持续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个是独特的地理环境;第二个法制;第三个是生活习惯和民情。这三个要素就是后来我们讨论IAD框架物品属性、制度与共同体属性,物品属性所对应的是地理环境,制度属性对应的是法制,共同体属性对应的是民情,这就可以看到她的思想的影响,他们把他们的资源都交给了workshop,基金会叫做托克维尔基金会,可以看出托克维尔对他们思想的影响是很深的。托克维尔考察美国的时候就是从地理环境、从制度、从民情去分析,然后他的著作的第二部分用整本书去讨论美国民情,分析民情对美国民主社会的影响,这个民情要有公民精神。公民精神是什么,我们要超越利他去考虑,去谋取公共福利。政治学家帕特南讲美国制度的衰败,衰败就是独自打保龄球,独自打保龄球的意思就是大家没有公民意识,没有公共精神。公共精神对这个社会还是很重要的,包括亚当斯密虽然讲《国富论》,也出版了《道德情操论》,这里就是一个悖论。
第二个是霍布斯。霍布斯对她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从方法论个人主义出发来思考这个问题。所有的一切问题都转化为个人问题,个人所具有感觉、语言、想象、推理、学术、激情、欲望和美德,在这个基础上,霍布斯提出了关键的跨越,人总要从自然状态过渡到人类社会,这个时候她就提出了人类需要通过概念工具和计算逻辑来构造秩序,她的秩序是国家秩序。也就是说,埃莉诺和文森特他们一个重要的就是基于霍布斯的研究来挑战霍布斯的研究,由于人类社会除了政府之外呢还有self-governance,她们一篇重要的文章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能不能实现没有剑的治理,这个“剑”代表了国家,就是利维坦,如果在没有“剑”,没有国家强制力的情况下,人类能不能组织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可以看到debate的含义,所以在她自传中讲小的时候她经常口吃,老师让她提高语言能力,就要进行辩论,辩论让她明白,任何一方的观点和话题都会有相反的视角,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研究中的一个思路,就是我们要和现有的理论进行对话,要通过debate来指导我们的研究。这也是我们进行文献综述的意义,进行文献综述就是要树立一个靶子,进行debate,这个过程中我们提出替代性的观念和替代性的想法,最重要的是关于设计原则的考虑,这是霍布斯的一些研究。
然后是联邦党人文集。联邦党人的一句话一直激励着她们的思考,“人类社会是否真正能够通过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还是她们永远注定要靠机遇和强力来决定她们的政治组织。”也就是说我们能不能对人类有自信心,这使得她们对人类有了同情性的理解与自信,只要通过努力,并构造适当的制度(Craft),就能够解决问题。这是她们思想的传统。
(二)主要思想来源
她们的主要思想来源其实是三大流派,一个是以西蒙为基础的行政行为,第二个是公共选择理论,第三个是制度经济学。他们的研究与西蒙在研究时最重要的区别是什么?西蒙他把他的研究局限在组织内部,而她们的研究是说不仅要观察一个组织的内部,而且还有组织和组织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公共行政的两种传统,一种是从官僚制出发来研究公共问题的解决,第二个是埃莉诺所创造的传统,从公共物品出发、从公共服务出发,来思考公共服务谁来提供最有效率,我们讲的新公共管理和治理的理念,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她这是思维范式的变化,我们传统只认为官僚制可以垄断一切问题的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无限的可能性都被关闭了,但是一旦从问题出发,这个问题怎么样来解决,这样可以有多种制度安排。第二个是公共选择理论,所以1998年她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任职美国政治学会主席一个重要的演讲,有几个关键词,一个是集体行动,一个是理性选择,一个是行为途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看到西蒙对她们的影响。在1971年有一篇文章叫“Publicchoice:Adifferentapproachtothestudyofpublicadministration.”这篇文章就说公共选择要关注最核心的三个问题,第一个是人的模型,第二个物品属性,第三个是决策的结构,这三个思想在后来的基础上发展为IAD框架。你可以看到思想演进的过程,不是说一下子就提出来了,而是在辩证和思考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然后你就会看到她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说什么样的制度安排或者是结构模式能够更有效率的提供服务?
(三)研究起始:博士论文
她研究的起始其实是她的博士论文,也就是1965年。从1965年到她去世,基本上探索了50年,持续了半个世纪的研究,可以看到国内还有一个杨立华老师研究也很多,下次再有类似会议可以请他讲一下。根据立华老师的说法,Ostrom在她去世前一天还在给他的论文提修改意见。也就是说她持续了50年的探索,50多年后重新探索这篇600多页的博士论文,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发给大家,她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公共企业家精神。
她的整个研究是从博士论文开始的,她不满足于政治学主要关注政府和政治哲学的研究,她将她的研究聚焦于洛杉矶西部地下水盆地管理问题。其实和我们的环境研究非常相似,探讨有超过500多个水生产者,面对法律不确定性、利益不对称,以及面对问题与政府管辖单位不匹配的情况之下,她们是如何解决地下水盆地所面临的地下水下沉、海水入侵以及城市规模和人口扩大对水资源的巨大需求问题。她们的问题意识很明确,这些问题在这里,这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在这个过程中,她就提出了一些概念,比如说要关注公共企业家精神,水产业的结构,要有水产业的生产者、零售机构、其他服务机构,要看物理环境、制度安排和集体行动对地下水盆地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公共企业家精神如何通过集体行动来解决引入新的水源、避免海水入侵、水分配制度的建立、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建立的过程,也就是说基本她的研究是案例研究,casestudy。她把之前是什么样讲出来,经过她所提出的企业家精神进行改革之后变成了什么样再吴瑞出来,通过这一差异对比来理解企业家精神的作用。几十年之后,有学者在重返这个研究的地区,重新去思考,然后发现她这个结论仍然具有生命力。
所以我们也不必要迷信定量研究,定量研究最重要的是它把替代性解释给剔除掉。定量研究你所有的东西都要可测量,所有不可测量的东西都会被消除掉。案例研究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它通过深入和广泛的实地调研,发现面对地下水问题,这些水生产者协会利用联邦地理调查局、加利福尼亚高等法院、加利福尼亚州立法机构以及西部地下水协会等机构,成功的解决了她们所面临的水危机问题。她的研究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就是比较积极乐观,不太会去看失败的方面,更愿意去看成功的一面,通过成功的经验发现其背后是否有一般的模式,然后再把它一般化,所以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思路。
有时候我们总是带着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去看,但是有时候反过来,我们除了要看失败的经验之外,也要看成功的经验,她的研究思路很重要的是一定要比较成功的思路和失败的经验,她们两个之间是否有difference。发现典型的模式,在寻找理论的依据,在进行对话。所以这些研究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在很大程度上奠定她研究的趋向,关注实践,关注案例,关注实际中的运作过程,而不仅仅是理论假设,强调理论假设与实践案例之间的互动性,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寻找结合点。
(四)早期的研究:公共经济与多中心城市治理理论
早期的研究,其实她挺坎坷的。她的博士论文之后,最开始的工作是在印第安纳大学,她没有教职,是一个临时工,是一个代课的。但是她个人比较努力,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对警察服务的研究,她起家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是从警察开始的,她与其同事对这一领域进行了长达15年的经验研究。在13年两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学家Boettke和Jaymelemke写过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RidinginCarswithBoys:ElinorOstrom’sAdventureswithPolice”,她自己直接坐着警车,然后和那些警察去调查,深入一线,持续了15年的警察研究。这个研究她们讨论了规模、结构与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三个重要结论。
第一,在生产直接服务(巡逻、交通控制、犯罪调查)方面,小规模和中等规模的警察组织比大规模警察组织更有效率。所以她反对合并,就涉及到城市的改革,就是“一个城市,一个政府”,我们关注的城市治理的文献,城市治理中多中心学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派,后面有人在反思。
第二,小规模的警察机构通过与大规模的警察组织签订契约而获取间接服务(辅助服务、无线电通讯、成人预审拘留、入警培训、犯罪实验室),很少有小规模的警察机构直接生产这些间接服务。
第三,大城市地区警察服务机构数量越多,越有可能提高警察服务的绩效。越多的话越可能呈现竞争,越有可能采用多中心的模式的话,越能提供比较好的服务,这是简单的陈述,这个研究曾经获得美国的政治经济学奖,当时她在讲的时候,美国经济学家阿罗评价说,虽然这个研究是二十年前的研究,但这个研究非常有新意和持续力。所以她要用警察服务的实证研究挑战大城市改革的理论传统,也就是我们讲的外部效度,警察服务只是一个小的case,她要去挑战大城市治理的两种传统,一种是就是要讲“一个城市,一个政府”,所有的都要合并,要避免交叉管辖和职能重复,她的意思是说很多政府、很多组织不是无秩序,不是混乱,而恰恰意味着效率,所以她的研究对于阻止美国的城市合并浪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都知道,你的研究有生命力最重要的是practice,抽象的东西大家可能不信任。后来也有人去做研究反对她,做了几个城市之后,却发现她的结论是正确的。做了15年之后就离开这个领域了,但是后面还会有一些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她通过经验研究就提出了很多现在看来仍然有洞见的理论。比如说公共经济理论,市场经济对应的是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对应一种公共经济,公共经济要求区分提供与生产,要注重公共物品,要合作与生产,包括她当时提出的合作生产理论,后面很多人进行了研究。比如说我们在学校里面已经司空见惯了,一个好的研究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合作生产,现在我们讲创新,创新有一种理论(innovationbyinteraction),通过互动来进行创新,那么互动其实就是合作生产在创新领域的体现。在环境领域也是一样的,我们说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人民,或者说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其实就是合作生产,合作生产有很多人进行研究,当时在1971年提出的一点,在观察警察制度时发现安全制度生产不仅需要警察,还需要警察与居民的合作,如果一个地方的居民越信任警察,发现问题马上和警察汇报,就像我们讲的朝阳群众,西城大妈。我们讲合作治理,合作治理微观基础就是合作生产,一个东西不是说一个人就能进行的,需要很多人一起来,所以有一本书叫做“workingtogether”,叫做一起工作。那为什么要一起工作呢?因为我们每一个知识是有局限性的,谁也不可能声称掌握真理。从典型的案例抽象出理论,后面进行新的自己探索。这个概念的研究好多人也写了很多的著作,包括多中心治理的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也是她和西蒙最大的区别,西蒙关注的是组织,她关注的是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一旦涉及到多个组织,各个组织之间如何来治理的时候,那么一定是多中心的治理。比如说京津冀的协调,我们不可能把一个组织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每个领域每个问题有多种符合才会有效率,这个我们可以去看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合作,重新去关注,这是她早期的研究。
(五)开发制度分析与发展(IAD)的框架
非常重要的是她的制度理论贡献。这是构成了她最重要的基础,我写过一篇文章《制度多样性的政治经济学》,也就是把刚才所讲的三个要素,物品的属性、制度或规范,这三个要素中有两个要素进行了深入探索,物品的属性主要是靠Commons,公共池塘资源,然后制度,稍微缺乏的就是trust,信任规范,她和一些学者也编过一些社会资本的书。
在这个过程中,她的困惑就是我们怎样来理解结构化,人类社会是一个结构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制度很重要,开发了制度分析的框架。在这个过程中,她就提出来制度不是直接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制度是影响了人的行动情景设置,这样的研究,她就说制度其实是一种信息机制,所有的制度都包含人类共同的理解。如果制度不能够得到人们的理解,那这个制度不能得到更好的实施。制度影响了人民对行动舞台的理解,比如说我们看到交通规则之后,我们就理解了红灯就不能行,包括哲学家约翰赛尔提出了一个最有创造性的观点,所有的制度都是一种社会建构,比如说教授,通过这种制度就使得以前不存存的关系得以存在,他提出了社会实在论,认为这种实在是靠建构而来的,需要通过集体承认,集体不承认的话它就不是一种实在,这种社会实在和自然实在是不一样的。桌子不会因为你的认不认同而不存在,但是货币、教授,我们说一百块钱,你说她值一百块钱,因为我们认同,它真实的价值可能就一毛钱,就是印刷的成本,这是对制度更加复杂的理解。
那么她的思想是什么?集体行动要靠设计制度来解决,所以她用了手工业者经常使用的craft,叫做建构,或者把这个制度craft出来,我们就要观察Commons的行动情景,所以她的研究很简单,她在1994年写了《规则、博弈与公共池塘资源》,也就是她从警察服务转到公共池塘的研究,一下子公共池塘的研究就爆发了。Commons一方面她说这个物品具有可扩展性,延展性,任何问题的情景都可以归到Commons里面,我们的private由市场解决,我们的公共物品可能已经及时解决了,我们最难解决的就是Commons,然后很多物品很有可能转为Commons,这时我们要研究Commons到底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关注的不是组织,关注的是制度,一群人怎样通过设计制度来解决这个Commons。在这个过程中她提出制度到底是什么,就是制度的定义,在制度定义的这个情景中,它是借用了博弈论的思维方式,是受了博弈论作者的影响,也就是说我要刻画这个行动情景。怎么刻画,博弈论一般讲三个要素,第一个要素叫参与者,第二个要素是策略者,第三个要素是报酬,这是博弈论描述情景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她的意思是说我们为什么要发展这个框架呢,我们将要素和现实进行对照,我们来看看现实中行动者的数量。比如说京津冀行动者的数量是多少,三个或者是更多,行动者的职位,比如北京和天津市是政治局委员兼任,所以讲京津冀,所以京在前面,她会有什么样的职位,政治局委员和省委书记,行动者所面临的选择和数量,河北没有什么可以选择的余地,北京可以转移资源或者分解首都核心功能或者什么,行动者在决策点所拥有的信息,北京知道哪个是好的哪个是不好的,河北不知道哪个是好的,哪个是不好的,把首钢弄过去以为是好的,结果成了负资产,能够影响集体行动的结果的类型,连接行动者、行动和结果的函数,行动和结果所分配的报酬。大家可以看到,如果一旦深入下去的时候,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奥秘。
对于埃利诺的制度理论贡献,我将总结为6个方面。
一个就是制度认知学。也就是制度需要被认知和理解之后才会产生影响,这样就使得所有制度都具有反复性,因为所有的制度都是由语言来产生的,而语言本身就有矛盾性。
还有第二个是制度语法学。也就是说所有的制度都可以用五个要素要描述:属性(attribute);限定词,必须禁止;要做什么,你的行为;应该还是不应该;如果你不做的话,会产生什么样的惩罚。这样子就区分了三种类型,区分了策略、规范、规则,然后只有规则是要靠建,所以如果你要是触犯了规则,会有惩罚措施,我们就要看一下环境治理领域哪一些是rules,哪一些是norms,哪一些是strategies,strategies讲的就是最优策略.比如说汽车轮胎爆胎了之后你应该怎么办,就是最优策略。规范强调的是限定词.这样一个制度语法学在很多公共政策的研究者以它为基础开发基于制度语法学的政策分析,也就是公共政策的语言怎么样来进行编码,编码之后,比如我们对京津冀的政策进行编码,我们可以看出哪一些是规范、哪一些是规则,哪一些是策略,我们可以看看规则很少,这是第一步要编码,编码的前提是你要找到共同的要素,她们认为我们能够找到共同的要素就是attribute,就是属性,然后你应该还是不应该,你需要做什么,如果你不做什么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第三个就是制度的类型学。她就依据刚才讲的博弈论的策略,分成七种规则,比如界限规则、信息规则等。这样使得我们对制度的分析和研究具有多样性,我们讲到制度一般就一种制度,其实制度是一个系统,还有制度的演化和制度的设计。
第四个、五个和六个是制度层次学、制度演化学和制度设计学。这些我这里就不进行深入阐述,后面的内容还会提到。
(六)重返公共池塘资源,探索自主治理的设计原则
在这个研究中通过,开发制度框架的分析的目的是研究公共池塘资源。她的问题意识很强,我把制度开发出来之后不是为了摆设,而是为了去研究公共池塘资源,研究一群人利用了公共池塘之后怎么样来解决问题。她进行了很多个案的调查,她当时最有名的书是1990年写的叫“Governingthecommons”,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在这本书里,她的写作模式很好,她开始挑战两种理论,国家理论和市场理论,提出来就是说想找出来所有成功的公共池塘资源有什么独特的规则,结果发现找不出来,找不出来之后她就转化思路,从这些规则是不是有共同的设计要素,这样思路的转变就使得对公共池塘资源的研究中她关注三个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新制度供给、可信承诺和相互监督,新制度是怎么供给的,大家是怎样来形成这种承诺的,以及相互监督是怎么进行的。所以为什么是制度的研究而不是规范的研究,她非常强调的是监督和惩罚,没有监督和惩罚这个制度就没有什么意思,规范也很重要,但她重要是去掌握不同的人采用的什么样的监督措施,收集到很多各种不同类型的制度,有几百种,所以我们看到制度的多样性。
我自己也有感受,公共治理一定要重新去关注现实,能够看到人,能够在面对现实问题解决的时候所创造出来的制度多样性,然后才能再去提炼和总结,你的研究才会有生命力,在这里她们就提出了最重要的自主治理的八项设计原则。这个研究与我们公共管理的研究也有区别,很多其他的学科比如建筑学等它们非常重视设计科学design,公共政策也开始重视政策设计,提出我们所有制度比较好的公共池塘资源的管理对应八项治理原则。
第一项原则是清晰界定边界。公共池塘资源本身的边界必须予以明确规定,有权从公共池塘资源中提取一定资源单位的个人和家庭也必须要明确规定。也就是一定要区分好是自己人还是外人,如果界限不清晰,治理很难界定,与清晰的边界相对应的就是边界规则和位置规则,这些原则就和一些具体的规则连在一起,只有清晰的界定了边界,才能确定责任的承担。
第二个原则是使用和供应规则与当地的条件保持一致。规定占用的时间、地点、技术和资源单位数量的占用规则,要与当地条件及所需劳动、物资和资金的供应规则相一致。这就是可持续的规则,这就是水资源使用也好、森林资源的使用也好,要和容量,也就是再生率,如果规则涸泽而渔肯定不可能实现。
第三项是要有集体选择的安排。绝大多素受操作规则影响的个人应该能够参与对操作规则的修改。要告别面对面的低级的选择,要一个选择的舞台,这样一个舞台来共同决定一些规则。在这个意义上,她认为一些选择不仅发挥在国家层面,当地也可以。比如说可能是当地的一些老人或者是组织、协会,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制定这个集体选择的规则。
第四项原则是监督。积极检查公共池塘资源状况和占有者行为的监督者,或者对占有负责人的人或者是占有者本人。按照第四个必须要监督,没有监督的话很快就会破坏规则。
第五项原则要分级制裁。思路很重要,第一次犯错误的时候你要轻惩罚,根据你犯错误的多少累计再罚,不能一次犯错误之后就剁掉你的指头,这样就会激励去犯错,并且会犯更大的错。这项制度很重要有个理论假说全部执行死刑,会不会减少犯罪,还是会造成更大的,这个很重要,分级制裁的优势就是你要去区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然后区分轻重缓急,也就是法律上讲的比例原则,这个是很重要的。
第六项原则是冲突解决机制。占用者和她们的官员能够迅速通过成本低廉的地方公共论坛来解决占用者之间或者占用者和官员之间的冲突。大家发生了矛盾和纠纷之后怎么办,必须要有机制来解决。
第七项原则是对组织权的最低限度的认可,占用者设计制度的权利不受外部政府权威的挑战。如果在政府不认可你,就不可持续,宏观制度建设要为微观治理提供支撑,没有支撑被认为是非法;肯定也不具有可持续性。
就像第八个所说的嵌套,第八个原则是分权制企业,在一个多层次的分权制企业中,对占用、供应、监督、强制执行、冲突解决和智力活动加以组织。
这几项原则针对公共池塘资源,也有人针对它进行扩展,讨论这些制度设计的原则是否适合其他情景。比如说涉及到环境领域的治理制度,有人就说八个原则有具体的内容,其实很重要,因为它讨论了集体行动一些最基本的问题,无非就是三个问题:供给新制度,可行承诺是真的,然后监督。怎样鉴定是真的,商鞅变法的时候,就是为了鉴定可行性承诺,这是很重要的要有信号机制。
(七)实践中的多元研究方法
刚才我们讲到了问题、理论和方法都非常强调使用多元的研究方法,这使得她和很多人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她是政治学出身,她早期的研究是案例研究,案例研究之后进行了宏观分析,把所有的案例组成体系,进行编码,再后来进行实验研究,我们现在讲实验研究是新的革命,新的方法论的革命,在埃莉诺1994年的书里面呢,就已经使用了实验研究。她与其她人不一样的是她使用了两种实验研究,一种是实验室的实验,一种是实地实验。为什么要重视实验研究,因为她提出来沟通会促进物品的解决,在讨论公地悲剧的时候会说不会达成集体行动,沟通的机制实施之后会达到集体的作用,这个要靠实验室的实验。
还有一个是仿真,进行模拟,她的这本书已经翻译成中文了,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叫做《共同行动》。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方法论的书,可以看到她们所使用的案例研究,宏观分析,实验室实验,实地实验、仿真这些的方法来共同回答问题,提高制度理论的科学基础,你说她是不是实现了问题理论和方法的结合,非常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八)制度领域的未来挑战
这是她在获得诺贝尔演讲之后的最后的陈述,你会发现陈述是以早期的研究为基础。第一个是要发展一个更为一般的基于人类行动的选择理论,就是人的模型,方法论个人主义。第二个是规范的重要性,突出社会资本和信任对集体行动和合作的重要意义。第三个时候重现情景,挖掘对集体行动和合作产生影响的微观情景变量。第四个是发展社会生态系统,探索社会与生态之间的复杂互动。
比如说人的模型,不完全信息和学习的假设。行动者关于她们互动的结构拥有不完全信息,但是在一个重复互动的背景下,她们有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获得更完全和更可靠的信息,并且能从她们行动中获得值得信赖的反馈。规范和其他相关偏好的假设:行动者对于自身个人私利存在偏好,但是,她们在互动情景之下,也可能存在其他相关偏好以及规范在人类决策和选择中发挥十分重要作用。探索式策略的假设,行动者会使用一些探索式的策略作为她们决策的依据,这些策略在竞争性情境之下有可能实现最大化收益,但是在其他背景之下,有可能是高度合作的。人到底是什么,这个其实是包括今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泰勒对人的行为的微观机制的考察,人是什么,什么叫行为,特别是人的行为。理性的意思是说假设人是理性的研究,行为是我们来观察人是如何行为的,然后把观察的行为抽象出来之后再来建立模型。所以讲人的心理障碍,讲对风险的偏好,国内翻译的这本书也很好叫《思考的快与慢》,卡尼曼也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中还有一个去世比较早,他当时是卡尼曼的重要合作者。我通过行为的观察而不是假设你是理性选择,我以这个行为为基础去观察的时候就能够更好地预测人的行为,因为我基于我观察到的你的行为之后,然后总结出了你行为的要素,比如说索罗斯去观察人的行为之后,提出了市场强化理论,所以导致暴涨暴铁,给出一个解释,这个解释来购买股票来反向操。这就是理性选择理论和行为理论的区别,前者假设你就是理性人然后以此为基础,后者基于观察进行归纳和总结。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西蒙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他提出有限理性,他说我要证明它是有限理性,要怎么证明,我就去看你实际上是怎么选择的,西蒙就发现人在进行研究和思考的时候会使用其启示法进行决策,然后我们是满意决策而不是最优决策。在关注社会的时候,注意力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有关注,这样研究就构成了行为人的大厦。所以行为公共管理,行为政治学正在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学科。环境领域的根据行为依据来研究,有什么样的可以促使那些有利于环境的行为,比如说贴一个绿色的标签,改变购买力,等等。包括强调不完全信息和学习的假设、规范和其它社会偏好的假设,探索式策略的假设,这些人的模型所要探索的,所以行为公共行政学有很大的空间,包括公共治理一定要考虑行为基础,要基于行为基础来思考这些问题,包括背景变量、微观情景变量、个人学习和规范的遵循来促使互惠者的信任,提升合作。其实集体行动的问题是一个合作的问题,合作就面临着报酬的分配,面临着信任,面临着成本的分摊,面临着背叛和搭便车。人类的爱恨情仇都在这里面体现出来,那么这样怎么来进行。
第二个规范的重要性,就是讲信任和互惠。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她和经济学家在03年编过一本书叫讲信任和互惠,道德学家、社会学家在研究集体行动时,会关注信任社会规范对集体的影响,比如邻避效应。比如说有学者就研究,一个农村公共物品的解决,这个地方宗族势力比较大的话,公共物品越会得到较好供给。这个其实就是强调信任,然后要重视一个地方的社会资本的发展,通过社会资本来推动创新,这就是创新的成就感。为什么说硅谷很厉害,因为人们在聚集、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会形成这种信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随着虚拟社会的到来,人工智能的到来,仍然不会取代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和面对面的互动,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真实的情景感和被信任、被认可、被关注,这个是苹果手机不能解决的,不能替换的。我们可以看到在公共治理理论的一个趋势就是强调后现代化,其强调对话、协商、参与的作用,所以这就是我们讲的规范重要性是一样的,我们讲怎样在规范的思考过程中来促进这个研究。
第三个是重视情景。埃莉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强调context的重要性,我们所处的情景是什么。对于环境问题也是一样,不同的情景比如说对水、对大气、对固体垃圾物,情景不一样,解决的问题肯定是不一样的。对医疗,也是一样。公共政策学也有两个流派,一个是不关注情景的过程学派,一个是关注情景的实质性公共政策学派,实质性的公共政策学派关注context。你不懂你是外行,然后这里就有争论,情景是很重要的,集体行动挑战传统理论,传统理论不重视情景,比如说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他不重视集体情景。关注小团体,小团体容易产生互惠,大团体容易搭便车,这其实也是结构的理论,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去对这些微观情景变量进行刻画和描述,探讨不同情景变量对于集体行动和合作的影响。为什么PX项目在厦门反对,在漳州就接采纳了呢,由于在政府漳州进行了科学教育。有的同事有研究,在北京也一样,在北京有两个地方建垃圾焚烧厂,有一个地方建成了,有一个地方反对,这就是微观情景。到目前为止,埃莉诺和她的同时已经发现了合作的高回报、安全、声誉、长时间、进入或退出、沟通、规模、信息、惩罚能力、收益和成本的异质性等都会对结构化的行动情景产生影响,需要去探索,去发现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们之间的合作,然后找出来,证明你的发现。
最后一个她特别重要的理论也是现在影响比较大的,就是社会生态系统,未来我们可以进行专门的讨论。这个在环境领域有广泛的空间,也就是说这个理论把两个非常重要的系统结合起来,一个是社会系统,一个是生态系统。通过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结合起来讨论社会和生态系统如何进行契合,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她以前是关注制度,这次是把生态属性放到了和制度属性同样重要位置。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它要和生态学家之间进行对话,当你要对话的时候,你要把生态这个变量给突出出来,所以大家可以搜索SES,她在07年的时候发表过一篇文章,在09年在science上发表的,从IAD到SES的跨越,IAD的时候比较微观,比较复杂,SES比较宏观,她提出了SES的六个变量,由六个子系统构成,分别是资源系统、资源单位、治理的使用者、治理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系统是背景变量,生态系统是背景变量。这样我们就可以用这样一个模型去观察现实世界,比如说土地资源,这两种系统是怎么被组织的,它们的绩效是怎样的,在治理的过程中她现在已经开放了两层的结构变量。这个模型影响很大的,这个会在下一阶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个结构里就列出了几十组变量,在研究的时候是不是把它们都用上呢?不是,你需要列一个单子,然后你挑选认为重要的几个找出它和结果的对应关系,然后进行研究和提出,这样就可以在她的基础上接着讲。
这是她的一个简单的思想演进的过程,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她的思想演进两个很重要的,一个是对警察服务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另一个就是对Commons的研究,开发制度框架,寻找设计原则,形成结构。
她的主要贡献一个是治理理论,其实她很早就提出来了,GoverningCommons,讨论治理问题,还有制度理论、公共池塘资源的设计原则、集体行动理论、IAD框架、SES框架、还有其她理论贡献,如合作生产、公共经济、城市治理,没有做过多的讨论。
这里主要讲一下治理理论,这个研究从底层三个变量,分别是理论、情景和方法,他的情景是研究警察服务、公共池塘资源,还有两个领域做了研究,也是影响特别大的两个领域,一个是基础设施,发展了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理论,还有一个就是援助。创设一个情景,在这个情境中她所使用的方法包括案例研究、实验、实地实验、仿真,形成框架,发展自主治理、多样性治理和多中心治理。在这样的情景中,她所讨论的或者说主要关注的是集体行动,这样的集体行动怎样来进行governance,怎么解决人类集体问题,最后讨论的是气候变化。在她有关气候变化的研究中,有一个印象很深刻的话是我们没有必要等待全球达成一个协议在进行行动,其实可以小范围达成,这是多中心的一个行动方式,在一个小区、一个地区、国家行动,然后各种行动了之后,这个国际组织达成一个协议之后才会有用,否则达成一个协议也没有什么意义。
(一)注重经验研究
最后简单的谈一些感想,第一步是要注重经验研究。经验研究,现实情境感或者场景感很强,我们可以看到她的研究基本上是在经验,她有一个很重要的文章写得是尼泊尔灌溉系统的治理,她专门到尼泊尔去,尼泊尔的研究就证明了由政府管理的灌溉系统,没有由人民自己管理的效率高,这么简单的结论不需要证明,因为证明之后你才能给self-governance可能性和空间、信任,这就是经验研究。比如说在研究警察服务的时候自己做着警车然后去犯罪现场调查,然后去各个领域亲自观察。
(二)情景的重要性
第二个就是情景研究的重要性。情景总是与经验研究联系在一起,她的情景可能是警察服务,也可能是公共池塘资源,也可能是其它的,我们一定要作为情景专家,后期研究Commons的时候,研究森林系统,用到遥感技术和组装,还要注重合作的网络,注重情景重要性的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话语合作,你就会发现,她的著作有很多和包括生物学家、化学家、地球学家等自然科学家的对话。
(三)理论、问题与方法的有机统一
第三个是理论、问题与方法的有机统一。也就是你只有经验、情景,没有理论也不行,还是要回到理论中,她关注的理论是什么,制度理论,集体行动理论、沟通机制的理论。仅有情景,但你不能去超越,不具有一般性,别人不会关注你。别人关注你的时候,你还要有一个思考,这是一个集体行动的问题,集体行动怎么解决,是制度解决,还是国家解决,是自己治理,用制度来解决,制度理论到底是什么,怎么样来聚合研究,要开发框架理论和模型,建立框架制度来进行对话,开发这个框架能够有新的发现。大家知道要有影响力靠一个一个学生是远远不够的,还有一个要从小规模的团体到大规模,要靠你的影响了和解释力。
(四)解释、诊断与设计同等重要
第四个就是解释、诊断与设计同等重要。经常强调要解释问题、诊断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解释就是要发现规律,发现原理,诊断是要找出问题,设计是提出方案,这三个同等重要。西蒙就讲人类是一个问题解决的动物,你要解决问题,你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要诊断问题,要设计方案。要发现原理,发现原理你就需要有框架,指导你发现这个规律。比如说边界规则很重要,再去诊断的时候要告诉你要建立边界规则。
(五)持续探索
最后一个就是说要有持续的探索。今天关注这个,明天关注那个,不会有成就。要需要对一个问题进行持续探索,当然,在持续探索中要保持开放性,你不是封闭起来搞研究,而是要根据不同的学科,借鉴不同的理论来进行研究。这样你就可以看到她的遗产的继承也很困难,她涉及的领域太广泛了,她自己本人也在不断的探索中。或许,这也是她的研究的魅力所在。
最后,有一个结论性的总结就是说人类的self-governance是可能的,也是值得我们去探索,去证实。self-governance是人类文明的基础,我们不能把自己的问题寄托别人来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要自己去解决,怎么去解决,就是从一些小范围的行动。在这个意义上,应该说集体行动是一种学校,培养这种开放精。埃莉诺的研究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是:我们中国的问题是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理论来理解这一问题,有哪些方法可以去研究?我就先讲这些,谢谢大家!
声明
本网站刊载的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来源于网络。
原作者如不愿意在网站刊登其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本站将予以删除。在此,特向原作者和机构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