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19 来源: 责任编辑:秘书处
吕忠梅会长率研究会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研究课题组赴最高人民检察院调研
2024年12月12日,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吕忠梅率研究会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研究课题组赴最高人民检察院调研。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出席并主持会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普通犯罪检察厅、行政检察厅、法律政策研究室等相关部门派员参会。
张雪樵副检察长首先对课题组的专家学者到最高人民检察院调研表示热烈欢迎。张雪樵表示,最高人民检察院是生态环境法典编纂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研究工作。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对“四大检察”业务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供了很好的立法契机。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本次调研作了认真准备,认真总结和梳理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工作的实践成效与经验,并研究法典编纂相关问题。期待通过本次座谈交流,推动检察业务的协调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吕忠梅会长表示,从2023年11月全国人大成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专班至今已满一年,目前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已成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布置的一项改革任务,法典编纂工作正在按照时间服从质量的原则积极推进过程中。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从2017年开始成立课题组开展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理论研究,为国家编纂法典提供理论支撑。课题组迫切需要在深入了解环境公益诉讼、环境犯罪等环境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现司法实践中的真问题,进而开展深入的学理论证,提出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法典编纂方案。非常期待通过本次调研。与检察官们深入交流法典编纂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提出符合实践需求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方案积极努力。
会上,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各业务部门与研究室的负责人结合检察公益诉讼、刑事检察、行政检察的实践与典型案例介绍工作情况、回答调研问题,与课题组成员围绕检察公益诉讼与相关诉讼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区分、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判决与执行、刑事责任在环境法律责任中的定位、行政执法与刑事犯罪的衔接等重点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赞同在生态环境法典中设置专门章节规定环境公益诉讼,加强与检察公益诉讼立法的衔接协调,并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吕忠梅会长对张雪樵副检察长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参会检察官表示衷心感谢。最高检各部门对调研问题作出了充分的回答,此次调研对课题组研究了解检察工作实践、把握法典编纂的实践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期待会后最高检检察官与课题组继续围绕有关问题开展深入交流探讨,朝向共同的目标推进生态环境法典编纂,求同存异并聚同化异。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汪劲(北京大学),常务理事刘长兴(武汉大学)、巩固(北京大学)、吴勇(湘潭大学)、王小钢(天津大学),以及张小平(中央财经大学)、张忠利(中国社会科学院)、周骁然(西南政法大学)、吴凯杰(北京大学)、田时雨(中国政法大学)、马鑫(清华大学)等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此次调研活动。
声明
本网站刊载的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来源于网络。
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其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本站将予以删除。在此,特向原作者和机构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