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22 来源: 责任编辑:秘书处
8月17日,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主办、贵州大学法学院承办的第一届“阿里巴巴青年环境法学者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迎宾馆隆重举行。本届“阿里巴巴青年环境法学者论坛”分为两个环节,8月17日上午举行第一届“阿里巴巴青年环境法学者论坛”的特别演讲环节,由第一届“阿里巴巴撷英青年环境法学优秀人才奖”申报人现场演讲,演讲结束后,由六位特邀专家和参加会议的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进行现场评分,特邀专家进行现场点评。8月17日下午举行第一届“阿里巴巴青年环境法学者论坛”的主题报告环节。
第一届“阿里巴巴青年环境法学者论坛”的主题报告环节以“环境法教学的规律与创新”为研讨主题。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辽宁大学、华侨大学、宁波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甘肃政法大学、江西理工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普洱学院、贵州大学等全国多所学校近四十名代表出席会议。
第一场“环境法教学内容主题研讨”的主持人是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胡静教授,与谈人分别是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罗吉副教授、贵州大学法学院方印教授、河北环境工程学院王政教授。
第一位发言人是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刘长兴教授,发言主题是《环境法学位论文的创新与守成》。刘长兴教授分别从环境法论文选题的问题、法外论法、就法论法、法学回归四个部分进行分享,他强调环境法学研究最终要回归到运用法律理论解决环境问题,在此过程中需要进行创新,而创新的基础在于把握法律基本范畴,创新的限度需要研究清楚是环境改造法律还是法律改造环境,把握环境法的法学属性。
第二位发言人是广西师范大学潘庆老师,发言主题是《环境法学位论文选题与指导的困惑与思考》。潘庆老师主要从学位论文选题的一般考虑、环境法学位论文选题的特殊考虑、环境法学位论文指导中的一般流程及常见问题、环境法学位论文的选题与指导方法如何完善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她认为环境法学位论文选题不仅要考虑与专业契合、与指导人环境法研究方向契合,还要考虑“交叉”学科问题、“政策”研究问题。环境法学位论文选题与指导方法完善需要把握好环境法学位论文选题与指导的“边界”,包括学生与指导人之间的边界、学术观点与规范间的边界、条件限制与目标实现之间的边界。
第三位发言人是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梅宏副教授,发言主题是《环境法教学与研究视角下的生态智慧》。梅宏副教授主要从生态智慧是环境法教学与科研见微知著的思想渊源、环境法教学与科研为什么要聚焦生态智慧、聚焦什么样的生态智慧、如何聚焦生态智慧等三个方面进行发言。梅宏副教授认为“生态智慧必须融入制度的规范体系,法律也必须具有生态智慧”,法律的生态智慧是“生态智慧和法律智慧的有机融合”。他认为生态智慧是环境法研究思路与教学引导共进中不断产出的富矿,环境法研究者、教师、学生都需要聚焦生态智慧,对于如何聚焦生态智慧,他分别从前述三者的角度进行了举例说明。
第四位发言人是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秘明杰副教授,发言主题是《模拟环境法庭实践教学课程设计》。他主要从模拟环境法庭教学环节设计、模拟环境法庭教学评价体系设计、模拟环境法庭教学成果验收环节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分享。模拟环境法庭教学环节设计包括三项内容,如案例筛选与角色分配阶段设计、专业教师“扮演角色”之定位、模拟对抗阶段设计;模拟环境法庭教学评价体系设计应包括专业教师教学评价、选课学生评价标准、实践教学实施效果评价三个方面;模拟环境法庭教学成果验收设计包括教学成果验收设计的方式与反馈。
第五位发言人是北京大学法学院吴凯杰老师,发言主题是《在学术与实务之间:美国环境法课程的内容结构与体系设计》。吴凯杰老师以美国法学院的环境法课程体系和基础环境法课程教学大纲为蓝本,细致分析美国环境法课程培养学术和实务人才的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中国环境法课程设置的借鉴意义。他建议本科环境法课程的知识点和学时安排可提纯总论,拓展分论;高阶环境法课程体系需要整合资源,进行分类设计。
第六位发言人是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巩固教授,发言主题是《漫谈环境法学位论文选题》。巩固教授认为,环境法学位论文选题需要注意一般和本土的问题,存在时空差异性,需要关注本土问题,着重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他认为在环境法学位论文选题时要多谈问题,少谈主义,各种主义往往空泛而不实际,没有研究价值。此外,环境法学位论文选题要越小越好,并用时下热议的垃圾分类、环境公益诉讼等进行具体举例说明。
与谈人贵州大学法学院方印教授认为刘长兴教授发言对指导环境法学位论文提供了方法和思路。本科环境法学位论文的撰写需要守成,按照规范进行,同时也需要创新,但要考虑可行性和合理性。潘庆老师的观点与实践高度契合,提出了实践中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值得我们学习。梅宏副教授从历史、比较、哲学等多个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生态智慧环境法研究和教学构建了新的思路并提供了解决方法。秘明杰副教授从课程设置、评价体系、成果研究等方面对模拟法庭课程设计的介绍非常详细,为模拟法庭课程设计的完善提供了路径。吴凯杰老师对于中美环境法课程体系差异的介绍十分详细,在立足于中国本土基础上,提出的借鉴美国设置环境法课程具有可操作性。
与谈人武汉大学罗吉副教授认为巩固教授、潘庆老师的发言对环境法教学的体系化、类型化改革具有指导意义。本次论坛中青年环境法学者都是运用范畴化的思维进行反思,环境法课程内容的讨论正在逐步地走向深入。同时她认为,此次论坛的报告人的报告主题与内容中,未涉及本科环境法教材的选用是本次论坛的一点小遗憾。
第二场环境法教学模式主题研讨的主持人是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徐以祥教授,与谈人分别是宁波大学法学院钭晓东教授、贵州大学法学院李一丁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方堃副教授。
第一位发言人是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吴胜利副教授,发言主题是《<环境资源法>教学的探索和思考》。吴胜利副教授站在法学教育者的立场,分析了本校环境法课程改革之后环境法课程的具体考核方式,分享了自己在环境法课程中的不同于通常教师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环境法概述、环境行政规制、环境司法、国际环境法四个部分,其中环境行政规制、环境司法为重点内容。吴胜利副教授对具体的教学实施内容进行分享,在此基础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反思,提出教材编写、通过双师同堂提升教学效果、优化考核方式具体路径加以改进。
第二位发言人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的董岩老师,发言主题是《基于团队合作学习的翻转课堂模式在环境模拟法庭实训教学中的操作实践性研究》。董岩老师依次对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学生满意度统计分析、结论进行了发言。他提出借鉴深度学习理论,构筑全真案例演示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具体的实施步骤来实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出复合型法律人才。
第三位发言人是江西理工大学杨凌雁老师,发言主题是《问题导向教学法在环境法教学中的应用》。杨凌雁老师分别对何谓问题导向教学法、问题意识的价值、环境法教学的目的和重心、问题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享。她认为“问题导向教学法的核心在于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具有重要价值需要加以培养。她认为环境法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兴趣引发问题意识,探索多元学习渠道去增强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做一个理性生态人。问题导向教学法在环境法教学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其在环境法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注意学生情况、教师情况、教学环境等内容。
第四位发言人是辽宁大学法学院刘佳奇副教授,发言主题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环境资源法学>教学探索》。刘佳奇副教授认为《环境资源法学》具有问题导向的特色与学生对其教学内容具有有感受、易参与、可解决的优势。教学探索的目标在于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参与《环境资源法学》领域有关实际问题的解决。他提出突破固定课堂、特定年级的局限,找到适合学生参与解决的实际问题等具体的探索路径,并通过举例来说明所取得的成果。此外,他还提出应注意到此种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局限需要去克服。
第五位发言人是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罗薇副教授,发言主题是《环境法教学的趣味及表达》。罗薇副教授分别从课堂教学的趣味、课堂教学趣味的三层次、环境法教学趣味的能与不能、环境法教学内容趣味初探四个方面进行分享。她认为课堂教学趣味的三层次包括自我陶醉型、趣味相投型、趣味激励型,接着她又从案例的选择、案例的铺陈、案例的递进来对环境法教学内容趣味进行了初步探索。
第六位发言人是普洱学院姚俊颖老师,发言主题是《地方院校环境法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思考》。姚俊颖老师通过对普洱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在师资、生源、培养目标三个方面环境法课程的开设环境对比,体现出地方院校所具有的不利现实条件。她对地方院校开设环境法课程的理论和实务目标作了说明,在选定环境法教材的基础上对基于教材的环境法课程内容进行分析,提出环境法教学内容之进路,对环境法教学方法作了安排。
第七位发言人是甘肃政法大学环境法学院郭武教授,发言主题是《环境法学研究如何选题?》。郭武教授分别从研究选题的起点、什么是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问题的发现及类型、如何将问题加工为选题四个角度对环境法学研究展开发言。他认为研究选题的起点需要扎实的专业的知识、翔实的文献综述,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要与环境法知识体系形成“感觉闭合”,是面向“致用”的环境意识、面向“致知”的问题意识。现存的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新问题、小问题、实践性问题、交叉性问题等六种类型,而对于如何将问题加工为选题,他认为需要做到四点和避免四点。
与谈人宁波大学法学院钭晓东教授认为从在现阶段的环境法学科研与教学过程中,已经从谈情怀到要给教学或学生培养提供什么样的契机问题,有了这个目标指向,该如何展开教学?三位老师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吴胜利老师从环境法功能定位来谈教学如何展开,董岩老师谈到了从课题教学体系建构来形成教学体系,杨凌雁老师从问题思维、问题意识谈到了环境法教学与内容设置的基点问题。他根据三个老师的演讲,提炼出三个能力,包括杨凌雁老师的课题思维能力,董岩老师的知识获取能力,吴胜利副教授的职业能力,从这三个角度思考环境法研究或教学设置问题。
与谈人贵州大学法学院李一丁副教授认为姚俊颖老师汇报中涉及的“地方院校”,需要进一步具体的界定,讨论对象需要进一步明确。其次对于民族地区,是否可以对民族村落的习惯法进行研究,现阶段讲授效果不佳接受度不强的原因为对环境习惯法的挖掘方法不够。环境法论文选题跟其他传统部门相比,还是有很大空间。他所理解的创新,一是前所未有;二是在现有领域上进行大胆的尝试。
与谈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方堃副教授认为刘佳奇副教授将现实的方法和社会责任及培养法律人理性思维结合起来。罗薇副教授结合艺术性的理念,从理性的角度看待艺术,从而达到环境法的艺术性,落脚到环境法老师将理性与感性结合起来,社会关怀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从教学与科研的角度,环境法所要达到的是生态智慧融入其中。他提出我们讨论环境问题的时候要分清环境问题,不同于环境法问题,也不同于环境法学问题,要传递给学生,环境法课程的目标是什么、在做什么、问题是什么?
论坛闭幕式由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柯坚教授主持。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汪劲教授,贵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宁立标教授分别致辞。
北京大学法学院汪劲教授代表本次论坛与会学者对贵州大学法学院的用心承办与热情招待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并对本次论坛的研讨情况、所取得收获等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他希望以后能够有更多的青年学者参与这样的活动,借此机会交流教学的心得体会,以提升整个环境资源法学的教学科研水平。
贵州大学法学院宁立标副院长感谢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对贵州大学法学院的信任。他表示,从演讲的青年学者身上,看到了好老师的形象,对他们认真负责的教学科研精神感到敬佩。最后,他祝愿青年学者保持愉快的身心,健康的体魄,从而更好地肩负教育和科研的任务。
声明
本网站刊载的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来源于网络。
原作者如不愿意在网站刊登其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本站将予以删除。在此,特向原作者和机构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