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3 来源: 责任编辑:秘书处
编者按
11月13日,中国法治国际论坛(2020)在京召开,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负责人吕忠梅教授参加论坛,并做主题为《加强环境健康风险预防的国际法治合作,共享人类健康生活》的发言。
2020年3月,联合国空气质量数据平台在对7000多个城市的实时空气污染数据研究后发现:全球每年有超过420万人的过早死亡可归因于室外空气污染。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空气质量数据也显示,空气污染作为一个主要的健康风险,是造成一些常见疾病的元凶。
我们知道,可能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风险的不仅仅是空气污染,还有重金属、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质造成的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更有生态环境破坏使得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不合理接触增加,可能导致病毒传播引发大规模疫情,等等。许多有识之士早就指出:健康的环境涉及到我们的饮、食和呼吸,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它影响着每一个地方的每一个人,所有国家的公民、政府和企业都应该尽早采取行动。
在应对环境与健康风险过程中,法律正在以其特有的功能发挥作用。中国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以“提高公民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宗旨并建立了相关制度;环境保护立法也都将保障公众健康作为立法宗旨,在环境保护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中建立了环境与健康风险调查、监测与评估制度以及生态风险与健康风险管控制度,制定《中国人群暴露参数手册》等技术指南,发布了首个地方“环境空气质量健康指数(AQHI)”。环境与健康法治保障水平与能力的不断提升,“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建设同步推进,人民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升。
随着国际贸易不断扩大、产业链全球延伸、国际金融高度发达,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国际制造等都可能导致环境与健康风险在全球迁移、扩散和转移,对相关国际合作提出了更多要求。从目前的法治保障水平看,处于环境风险威胁比较大的中低收入国家,公共卫生领域和环境保护领域的法治水平及管控能力还十分有限,使得国际社会加强环境与健康风险预防的国际合作不仅迫切并重要,而且大有可为。为此,特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加强公共卫生国际组织与环境保护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推进环境与健康风险预防的有关国际公约、区域性公约的签署,共建环境与健康风险国际信息平台,促进国家间、地区间的国际规则尽快形成。
二是建立公共卫生法与环境保护法的跨学科研究机制,搭建相应研究平台,发布共同研究课题并组织跨学科研究团队,促进不同国家间、不同学科领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非常愿意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和努力。
三是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设立环境与健康标准委员会,推动国家间环境与健康风险预防科学研究,促进国家间环境与健康风险预防与疾病诊疗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为提升环境与健康法治保障水平与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谢谢大家!
声明
本网站刊载的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来源于网络。
原作者如不愿意在网站刊登其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本站将予以删除。在此,特向原作者和机构致谢!